产品中心

机器人四大家族洗牌中国崛起两强!安川电机的市场尴尬之路

发布时间:2025-04-22 17:05:28 文章来源:米乐m6网页版在线登录 浏览数:151 次

  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,机器人产业正慢慢的变成为各国争相布局的战略高地。随着宇树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的相继成功,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关注度持续攀升。然而,值得一提的是,宇树和智元主要专注于人形机器人,而在更为传统的工业机器人、机械臂等领域,中国的进展同样令人注目。根据行业分析,全球普遍认可的“机器人四大家族”在历史上由瑞士的ABB、日本的发那科、安川电机与德国的库卡构成。但是,如今的市场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,中国已经占据了其中的两位。

  库卡早在2016年就被中国美的集团成功收购,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一部分。然而,令人关注的是,剩下的三家日本企业并未受到中国公司的控股,尤其是安川电机的市场地位,正逐渐被汇川技术所取代。依据市场研究,汇川技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,已经对安川电机和其他国际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市场压制,其市场占有率正日渐扩大。

  首先,让我们具体分析安川电机的背景。安川电机成立于1915年,最初以伺服电机起家,现如今的基本的产品涵盖变频器、伺服马达及工业机器人等。然而,近年来随着汇川技术的崛起,安川电机在中国市场的生态位面临着空前的挑战。

  汇川技术同样是一家深耕伺服电机和自动化产品的企业。跟着时间的推移,汇川技术逐渐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优势。根据汇川技术2024年中报,去年其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高达27.6%,居于行业首位,而安川电机则排在第三,市场占有率仅为7.2%。

  在低压变频器方面,汇川技术同样表现不俗,其市场占有率为19.6%,也是位居第一名。此外,汇川技术的小型PLC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达到13.7%,排名第二,而工业机器人产品的销量也有着不小的市场占有率,尤其是SCARA机器人的表现,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6.3%。这一些数据表明,汇川技术已成为安川电机在所有的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。

  日本经济新闻在去年底发表了一篇深刻的文章,标题是《安川电机:不再期待中国市场回暖》。文章中指出安川电机面临几大被汇川技术挤压的原因,首先是性价比及深入的服务能力。文章提到,汇川技术在国内生产上具有价格竞争优势,同时与地方企业紧密合作,形成了针对市场的应变能力。这使得安川电机在产品价格和交货期上处于劣势。

  其次,安川电机虽然意识到汇川技术的崛起,但未能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,其选择保持高的附加价值客户,而非进行降价以提升市场占有率。安川电机的产品聚焦于“干式真空泵”与“冷却器”等半导体制造的重要设备,未能有效应对汇川技术的全面布局。加上与美国英伟达合作开发的AI机器人“MOTOMANNEXT”,在进入市场时虽然非常关注,但未能对安川电机的整体业绩产生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。

  在财务数据的对比中,2023年汇川技术的营收达到了304亿元人民币,首次超过了安川电机5728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278亿元)。而在2024年,安川电机的净销售额虽小幅增长3.5%,仍难以弥补汇川技术在增速上的巨大差距。根据汇川技术202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,其营收达到253.97亿元,同比增长26.22%,远超于安川电机的增幅。

  另外,除了汇川技术,库卡在美的集团的延续发展也不容忽视。库卡的表现持续向好,其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%,达到40.54亿欧元(约320亿元人民币)。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透露,机器人自动化板块的业务已突破300亿元,旗下拥有库卡、瑞仕格、高创及极亚精机等多个知名品牌,实现了从核心零部件到完整解决方案的全覆盖。

  特别是在佛山顺德,美的库卡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科技园的建设,使其生产力得到了质与量的双重提升。在这里,生产线能够全天候运作,平均每30分钟便能下线一台机器人,展现了未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强大实力。

  在不断探索产品应用场景方面,美的为多个行业提供灵活的自动化解决方案,包括汽车、航空航天、电子、消费品及医疗等多个领域。同时,在今年的展会上,美的人形机器人首度曝光,引发广泛关注。这款机器人具备握手、递水、比心、跳舞等多种功能,展示了美的在智能人机交互领域的创新能力。

  总体来说,在经济全球化与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下,传统的机器人行业格局正在面临全新的洗牌。随着汇川技术与美的集团的快速崛起,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的地位正在不断强化。通过对传统机器人的创新与突破,中国已在这一领域达到新的高度,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